市场进攻(二十六):从《我不是药神》看市场进攻计划
前段时间公司组织活动,去看了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,不管是演员的专业性还是剧情都很好,故事主人公程勇是一个卖印度神油的商贩,一位慢粒白血病人的意外造访打破了程勇平静的生活,于是神油店老板程勇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,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“格列宁”独家代理商,更被病友冠以“药神”称号……故事情节将人性层层展开,张弛有度,流畅自如,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片,同事们都被感动地稀里哗啦。故事的结尾,程勇去监狱的路上,被他救助过的白血病人,慢慢摘下口罩,忽然让我想起了《辛德勒名单》(强烈推荐)。
我们不谈催人泪下的情节和人性,借这里面的情节谈谈“市场进攻计划”。
程勇的主营业务是男性保健品-印度神油,吕受益找上门来,求助程勇帮他到印度买格列宁,并且告诉他,这种药和正版药效果一样,价格还相差 20 倍,需求市场很大。程勇意识到这是巨大的商机,于是调整业务战略,进攻新的市场——慢粒白血病,然后深入印度,带回了仿制药格列宁,并且拿到了独家代理权(厂家承诺一个月卖完就授予独家代理权)。
在市场进攻计划中,流程框架是个喇叭口,前面是用户需求和机会点,进来的用户需求和机会一定要多,要把需求的收集看成一项公司行为,不管是高层出差,销售拜访客户,还是研发参加展会,都要将需求和机会点带回来。如同谈朋友,只有选择的范围宽,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概率才会更高。企业也是一样,要有更多的机会点,才能做选择题。
然而理想是丰满的,现实却很骨感,本以为抓住了用户的需求痛点——想要便宜的药, 医院卖4万,我卖5千,应该大卖了,于是干劲十足,先从医院挂号处下手,无一例外被拒绝。随后又扫荡了医院的各个角落,一对一“上门”推销,依然以惨败告终,被医院的保安赶了出来,他们还去了白血病人居住的地方,挨家挨户敲门卖药。他们绞尽脑汁、费尽口舌,要么没有人搭理,要么直接被骂走。
“印度格列宁 5 千块钱”
“专门治白血病的”、“很便宜的”
“你以前吃一瓶现在可以吃 7 瓶”
再者,吕受益在卖药时一直强调:
“我自己是病人,我吃过的”
“药效是一样的,你要不试试看?”
“我自己吃的就是这个”
试图以自己的经历获得信任,说的都是直击痛点,收到的全是果断拒绝。直到他们找到了KOL刘思慧-六院病友群的群主,最后通过营销带动其它的KOL-上海其它群的群主,最终供不应求。
在实际做产品的时候也一样,企业往往觉得产品好就一定能卖的好,研发出身的产品经理更是这样。产品当然很重要,但是营销也同样重要,尤其对初创企业。产品是1,营销是0,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,所以在市场进攻框架里,不仅要制定产品路标的规划,而且要据此制定营销计划、供应链计划,以保证产品出来的时候,各个要素均已经齐备,最终取得市场的成功。
彼得德鲁克先生说:“营销的目的就是让销售变得多余。”一语中的。
张长林是一个假药贩子,用扑热息痛加面粉冒充格列宁,完全没用的假药,十来年没出事。于是他得意洋洋地警告程勇:干这行没那么容易,先是威逼,告诉他被抓的后果,再许以重利,让程勇把渠道给他。
于是后面张卖的是有效果的走私药,结果没多久就被抓了,而且是不惜一切代价通缉他。电影上讲,是因为张长林太贪把药卖到2万一瓶,没人保他了,其实是游戏规则变了,虽然都是假药,驱动因素变了,你看后面程勇把药卖到500一瓶不也很快被抓吗?
根本原因在于他触犯了“利益集团”的蛋糕
在一个行业混了很久,都不知道什么是关键驱动因素,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聪明和努力,无异于掉到米缸的老鼠。很多公司确实不知道成功的项目是怎么成功的,失败的项目是怎么失败的,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睿智和商业敏锐度,把失败归结为大环境发生变化和竞争对手的“卑劣行为”。
根本原因在于,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,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策略,还用过去成功的方式做事情。
彼得德鲁克曾经讲过:一家公司在昨天还是超级明星,今天却发现自己停滞不前,士气低迷,深陷困境,甚至面临一场棘手的危机,发生这样的危机,根源很少在于做事情的效率太低,甚至也不在于不正确地做事情,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,人们做的事情是正确的,只是徒劳无果。
那么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悖论呢?彼得德鲁克先生说:是因为当初组织建立和经营所依据的假设已经与现实不符。
假药贩子张长林也是一样,他之所以被抓是因为卖真假药“建立和经营的假设”已经与卖仿制药现实不符,游戏规则和驱动因素已经发生了变化,而他还在延续过去“成功的做法”,最后以失败告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