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部门沟通困难,是因为职责不清晰吗?
和一家企业做IPD咨询,因为罗兰格咨询是量体裁衣进行IPD咨询,所以在咨询前首先进行调研。
在调研过程中大家都反复提到一点:因为部门分工不清晰,导致跨部门沟通困难。
如果按照大家的痛点,那应该是梳理工作职责,明确跨部门工作界面。
但是深入分析完,我们发现这个公司的跨部门沟通困难,并不是大家以为的职责不清晰,部门与部门工作界面不清晰,而是恰恰相反:跨部门沟通困难是职能组织下部门分工太清楚导致。
譬如在这个公司中工艺的职能被切割成三个部门,一个是研发工艺部门,一个是NPI工艺部门,一个是生产工艺部门,而且每个部门分工明确:研发工艺负责A样,B样的作业指导书,生产工艺负责C样,D样的作业指导书,NPI工艺负责DFM,分工不可谓不够清楚吧。但是既然是工艺就存在交叉重叠,重叠的部分就容易扯皮,于是给大家的“感觉”是分工不够清楚,清楚不就各司其职了嘛的假象,这实际上不是分工不清楚,分工过细过清楚而导致的内卷:是“三个和尚没水喝”。
另外这样的清晰分工下存在很大工作隐患:生产工艺不参与A样,B样,怎么能够负责起来现场工艺?研发工艺不懂现场,做的工艺怎么能够接地气,指导生产?至于NPI工艺负责DFM更是无从谈起,DFM上接研发下接生产,现在的NPI工艺既不负责研发工艺也不负责生产工艺浮在空中。
可想而知,仅仅是一个工艺的职能,三个部门搅在一起,沟通界面是何等复杂,何等头疼,谁都不服谁,那怎么办?
于是三个工艺部门呼吁总部派遣一个协调员,来协调管理他们之间的矛盾。貌似是个好办法,但是沟通界面也就更复杂了。再出了沟通问题怎么办?难道还加一个协调3个工艺部门+协调员的协调员?这个时候不知为什么,我头脑中总出现面多了加水,水多了再加面的画面。
那么这个公司跨部门沟通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罗兰格咨询顾问解决过很多企业这样的问题,根本原因是——1.)职能式的组织结构;2)——缺少客户意识。
是的,根源在于职能式的组织结构和客户意识的缺乏。职能式的方式除了老板,没有人对最终的业绩负责。各个部门各自为政,虽然有时虽然各部门的感觉很好,但是总体效率低下,产出线越来越难,这也直接导致市场意识、客户意识薄弱,跨部门沟通困难。要预算,大家都争;要任务,大家都退;各个部门不断的要人,不断地要求加薪。而市场问题、难啃的骨头迟迟无法解决。
从客户需求到产品开发到产品销售到产品交付及服务,中间环节复杂无法全流程打通,没有人对最终的经营业绩负责。企业的产出线业绩开始下滑,企业高管的重心都放在内部协调上和拉平信息上,所以协调会议越来越多,高管的时间都放在内部,越来越没有时间拜访客户/供应商。
在职能式的组织结构下,每个部门都成长为一个自我保护自我生长的“怪物”:都是部门站在部门角度,而非击败竞争对手、取得市场/财务成功的整体角度;
在罗兰格咨询中,将职能式组织结构遇到的典型问题总结如下,方便大家对照自查:
不真正关注客户需求(“我们按照市场部提出的要求开发产品”)
“各人自扫门前雪”(“你们的事情,而不是我们的事情…”) 签字审批手续繁杂,没完没了地转来转去,造成机构臃肿 决策缓慢,或者决策不当(踢皮球,嗓门或权力大的人进行决策) 协调沟通困难,各执己见(每个部门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) 关注所谓的部门利益,而不是公司产品的整体表现(在部门中表现好的人不一定对产品或公司好) .......
总结:管理大师明茨伯格说:什么是组织。组织就是将工作拆分成若干个不同的任务,再协调整合起来以完成实现工作目标的各种方法的总和。当协调成本大于分工成本的时候,这个企业的效率必然是低效的,对内拼命内卷和损耗,而新客户、新市场无暇顾及。